欢迎预约演示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跟您沟通

智慧托育

托育装备

托育人才

提交预约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人员电话或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400-609-2598 电话服务时间: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加快建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样本城市,每个普惠托位每年补贴3600元
2023-07-08 10:00:22

到202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机构照护服务能力大幅增强;托育方面,未来3年(2023—2025年)新增托位不少于4.6万个……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加快推动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成都印发《成都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兜底线、促普惠、市场化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样本城市。


看背景:需求持续增加但还存在供给结构不优等问题


一组数据反映出目前成都市养老托育服务水平:目前成都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9.9张、每千人口拥有托位2.73个,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透过数据看成都养老托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达376.41万人,预计2025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将增加至464.8万人,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托育方面,0—3岁人口达56万余人,预计2025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人口总规模将增加至60万余人。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和托育服务需求都在持续增加,说明市场潜力大,但从眼前来看,压力也不小。


“从托育来看,按照《方案》确定的2025年每千人拥有4.74个托位数的标准,将任务分解后,我们每年需新增的托位数都超过1万个。”


与此同时,成都市的养老托育服务还存在供给结构不优的问题。全市大规模、品牌化、旗舰型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较少,普惠养老托育机构数量不足,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大,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养老托育行业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一床难求”与资源闲置情况并存。


看路径:加大经费投入 明确新旧城区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方案》提出,成都将加大经费投入,将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所需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并鼓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采取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或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普惠养老托育服务发展。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建立示范性托育机构以奖代补制度和普惠性托育机构托位补贴制度,对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2023年经认定的备案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每个托位3600元/年的补贴。同时,成都计划适时将老年人福利补贴对象拓展为常住老年人口。

具体如何补齐缺口?《方案》提出,加强建设新旧城区服务设施,并明确了具体的建设标准。


其中,旧城区每个街道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75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并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新建城区每个街道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75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


在解决资源区域配置不均方面,成都提出,前瞻性布局城市新区高品质服务设施。立足城市新区既是城市重大功能平台、核心功能承载区域,也是城市未来人口重要流入地特点,超前谋划配置优质养老托育服务资源,迅速拉升城市新区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新区未来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爆发式民生需求;用好用活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红利,加快补齐郊区新城设施和服务短板,不断缩小养老托育服务城乡差距。


来源:四川日报

加快建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样本城市,每个普惠托位每年补贴3600元
2023-07-08 10:00:22

到202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机构照护服务能力大幅增强;托育方面,未来3年(2023—2025年)新增托位不少于4.6万个……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加快推动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成都印发《成都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兜底线、促普惠、市场化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样本城市。


看背景:需求持续增加但还存在供给结构不优等问题


一组数据反映出目前成都市养老托育服务水平:目前成都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9.9张、每千人口拥有托位2.73个,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透过数据看成都养老托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达376.41万人,预计2025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将增加至464.8万人,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托育方面,0—3岁人口达56万余人,预计2025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人口总规模将增加至60万余人。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和托育服务需求都在持续增加,说明市场潜力大,但从眼前来看,压力也不小。


“从托育来看,按照《方案》确定的2025年每千人拥有4.74个托位数的标准,将任务分解后,我们每年需新增的托位数都超过1万个。”


与此同时,成都市的养老托育服务还存在供给结构不优的问题。全市大规模、品牌化、旗舰型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较少,普惠养老托育机构数量不足,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大,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养老托育行业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一床难求”与资源闲置情况并存。


看路径:加大经费投入 明确新旧城区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方案》提出,成都将加大经费投入,将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所需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并鼓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采取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或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普惠养老托育服务发展。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建立示范性托育机构以奖代补制度和普惠性托育机构托位补贴制度,对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2023年经认定的备案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每个托位3600元/年的补贴。同时,成都计划适时将老年人福利补贴对象拓展为常住老年人口。

具体如何补齐缺口?《方案》提出,加强建设新旧城区服务设施,并明确了具体的建设标准。


其中,旧城区每个街道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75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并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新建城区每个街道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规划建设至少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75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


在解决资源区域配置不均方面,成都提出,前瞻性布局城市新区高品质服务设施。立足城市新区既是城市重大功能平台、核心功能承载区域,也是城市未来人口重要流入地特点,超前谋划配置优质养老托育服务资源,迅速拉升城市新区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新区未来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爆发式民生需求;用好用活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红利,加快补齐郊区新城设施和服务短板,不断缩小养老托育服务城乡差距。


来源:四川日报

让我们开始吧

全景智慧托育,全套托育装备,全程人才培养

预约体验

尚自然 展个性 开心智

我们的价值观

诚信·乐观·创新·成功

©Copyright 北京京学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2022030170号-2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让我们开始吧

全景智慧托育,全套托育装备,全程人才培养

预约体验

尚自然 展个性 开心智

我们的价值观

诚信·乐观·创新·成功

©Copyright 北京京学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2022030170号-2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